会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段氏宗亲:
    大家好!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联谊会活动,共同缅怀我们的祖先,加强族众经济文化交流,感到十分高兴。受广大族众的信任和抬爱,推举我担任第一任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愿借此良机表达我个人此时的心情和心愿。
          一是亲切的问候。在今天这个宗族欢聚的日子里,我们有缘从五湖四海相聚成都,追思祖德,交流族情,畅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无限欣喜。同时看到大家来到这里心情舒畅,笑逐颜开,由衷高兴。值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致以亲切的问候!衷心祝福大家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二是衷心的感谢。这次“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联谊会,得到了各位宗亲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大家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战线,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和事务,以良好的心态来这里相聚相识,共同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充分体现了我们段氏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无限的感召力。特别是这次联谊会的胜利召开,经过“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的精心组织策划,由部分段氏族人的具体承办和周到的服务,还有我们各地宗亲的积极参与,才有了今天这盛大而隆重的场面。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是目标与希望。“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工程,我作为第一任会长,在任期内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壮大“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让更多段氏族人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二是成立“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慈善基金会,继承先辈优良传统,扶助族中老幼贫困;三是进一步开展族众族事联谊活动。在此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把段氏事业发扬光大,谱写段氏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有缘四海来相聚,溯祖念宗激情涌;
          年年九月再聚首,亲情族情情更浓。


          最后再一次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谢谢!

    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段赵闽 致词


    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段赵闽
乘军民融合之风,振兴段氏家族
2015-05-13    :国防科技工业首席专家 段忠    329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大家好!
    今天,我们段氏家族成员欢聚在此,共商家族的发展大计,是段氏家族的一大盛事、一大喜事。在此,首先请允许我向到会的各位嘉宾、宗亲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发展思路、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技术等各方面的创新,而思想交流与资源共享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是团结段氏宗亲、凝聚家族人心、弘扬段氏文化、繁荣段氏家族的重要平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需要把握国家战略大局,凝聚家族成员的力量,以做大做强段氏企业,实现段氏家族振兴。
    在习主席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段氏企业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顺势发展,是我今天想跟各位交流的主题。我主要围绕在军民融合这一战略机遇下,段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发展壮大,以及如何利用中介平台实现军民融合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把握军民融合战略发展机遇,增强企业实力。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怎么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理解军民融合,如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军工开放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民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比重逐步加大,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军民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成立了军民融合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14个省(市)设立了军民结合专项资金,全国建立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郑州、宁波、厦门、吕梁、临沂等地均成立了军民融合促进会或研究院。2014年5月,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和全国工商联在北京联合举办军民融合高层论坛与展示会,从国家层面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军民融合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共认定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河南、重庆、辽宁等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大部分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利用军工技术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通过航天、航空、船舶、核能和电子等产业的带动,逐步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些军工大省在推进军民融合进程中的普遍做法。陕西依托本地军工技术优势,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兵器等多个军民融合产业园,大力推进民用航天产业、航空产业、兵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的发展。上海根据自身特色,坚持高端引领,聚焦智能制造装备、船用动力机船电系统、卫星导航及应用等领域,计划构建10个支撑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平台,突破20项关键技术,形成30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重点项目。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最多的湖南省,充分发挥军工技术深厚的优势,加大军民统筹力度,初步形成了包括装备制造、航空、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航天、民爆和化工、电子信息、船舶四大特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两个新兴产业在内的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四川省利用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军工电子等军工技术优势,重点培育民用航空、航天、核能和核技术应用、光电信息、汽摩配套和特色化工六大军民结合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两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围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力求在体制机制、“民参军”、产业发展、资源共享和技术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3年度)》和《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2013年度)》,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军民用技术信息沟通渠道。二是继续积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截止2014年年底,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共有7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1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民营企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了《军民大型装备设施资源共享目录》编制和《推进大型设备设施等军民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四是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和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建成并开始上线运行,为民企、民品开辟了一个新的信息和服务窗口。五是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三年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之一。六是召开了全国全军标准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军民融合,提升标准化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取得竞争优势,获取长久而健康的发展,必须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为新技术找到市场,让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更大价值。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深度发展的新阶段,段氏企业想做大做强,就需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国家为民用工业企业服务国防建设打开的这扇大门,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不仅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高利润回报以及军队和军工部门的经费支持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更是有利于民用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科技竞争能力和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发展。
    第二,借助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军方、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多个主体,需要有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将各主体有机链接起来。从现实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一是,从设立的24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看,大多是中西部地区军事科技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军转民”发展较好,但 “民参军”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还很不足。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无论在技术、资金、人才、制度环境等方面都比西部地区有优势,如果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早、势头较好的区域设立相应的军民融合基地,鼓励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二是,目前我国缺少军民两用科技成功交易平台,没有形成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科技成果市场营销平台,技术拥有者无法将自身拥有的优势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经济或军事效益,科技成果接受主体也无法靠市场获取所需要的技术。三是,面向军用和民用两个市场的中介机构数量很少,服务范围和内容有限,在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认证认可、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不够规范。民用企业在进入军用市场后,受技术保密因素影响,对军事采购、民用技术评估及保密生产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度不熟悉,对目前军用技术哪些能够提供交流,哪些涉密程度较高不宜交流等都缺少统一认证,影响了军用技术向民用市场的转移,也使企业的发展受阻碍。四是,军民两栖人才严重不足。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军品市场运行规则、又懂民品市场行情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军工企业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打拼的时间不长,市场竞争和管理经验有限;而在民品市场的人又很难掌握军品市场运行的相关规则,并且双方对保密性、政治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导致符合军民融合发展的通才较少,人员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较大。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是国内外联系、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基本形成了以通信、电子信息、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培育和造就众多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涌现出许多有志于国防和军工现代化建设的企事业单位,也是发展军民融合事业的沃土。为贯彻国家军民融合方针政策、解读武器装备采购政策和改革方向、辅导民营企事业单位做好军工认证和军品市场开拓、发布军品采购信息,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单位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圳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南山区成立。作为军民融合专业服务机构,该公司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开展军民融合服务工作。其组建的“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全国首家从事军民融合服务工作的机构,具备政策研究、技术双向转移、资源共享、咨询服务等功能,是全市军民融合工作实践者和推动者。
    深圳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政策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已探索总结出军民融合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具备创新工作能力和条件,得到军方和政府高层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在帮助民营企业单位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军民融合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优势:
    其一,专业性强,有军民融合工作成熟的经验。深圳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军民融合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如何开展工作有清晰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在长期军民融合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为近千家企业和机构提供“民参军”战略研究、军工认证咨询、政策享受、产品推荐、技术转化、文化宣传、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举办推广会、对接会、交流会、培训会20余场,有100余家企业成功进入军品市场,有的企业年军品订货额已达3亿多元。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政策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
    其二,服务内容新、涵盖广。公司主要承担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内容涵盖政策研究、军民融合创新、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成果转化、国防科技成果、认证咨询、资源共享、投融资、军工文化等方面,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金融、国防等领域。
    其三,拥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支撑。公司拥有数十名军队、国防科技工业资深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作为专家队伍支撑,专家所在单位包括国家党政机关、解放军四总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工局、各军代局、各大军工集团企业及科研院所,是一项不可估量的社会资源。公司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策研究、项目对接、市场开拓、产业推广、技术创新、咨询服务、资源共享等工作,为政府、军队、军工集团、军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民口配套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扎扎实实开展军民融合工作。
    其四,工作有抓手,服务有方向。深圳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深圳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为政府和各单位提供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行业调研、展览展示、培训、咨询等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方向明确、内容详实。依托该平台,企业可以实现政策、信息、市场、科技、人才、技术成果、资金等方面资源共享,实现全社会综合资源共享。另外,通过该平台的宣传推广优势,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深圳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为更好地为军民融合提供服务,建立了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得到了总部机关、有关部委和深圳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国内首家。该平台以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为宗旨,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开展“民参军”、“军转民”及军民融合服务工作。主要功能有:发布国家有关军民融合方针政策,发布国家、军队、部委军民融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发布地方政府军民融合法规政策,发布军民融合重大活动,开展军民融合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发布军民需求信息(重点是军品配套信息),展示优势企业与优势技术,开展“军转民”和“民参军”技术展示与推广,提供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服务,开展军民融合理论与文化建设,实施军工认证、资料下载、培训、知识问答等服务。
    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内容有:军民融合创新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军品需求信息发布、优势企业与技术展示、军转民技术推广、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资源共享项目、政策法规解读等。
        第三,发展军民融合利国利民,是利及千秋的事业。
    军民融合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是国家一项富国强军的重要战略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习近平主席就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工作多次作出指示: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发展军民融合,有利于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所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涉及面之广、层次之高、程度之深、任务之艰巨,非专业不能胜任、非信心不能坚持、非奉献不能成功。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担当同在。段氏企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是为利军富民强国的大好事业立功劳,是在做一件于国、于军、于民都具有重要而深远利益和影响的大好事,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战略举措。发展军民融合,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过程中虽会有困难,但是,前景是无限广阔和光明的。各位都是有战略头脑和眼光的企业家,军民融合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开拓,让我们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我国军民融合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段氏文化研究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宗亲们提供了交流平台,让大家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更充分体现了我们段氏家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和无限感召力。作为段氏家族成员,我深感自豪。我们一定要将段氏家族的优良文化传承下去,在传承中发展,和谐共存,资源共享,为家族振兴、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最后,祝各位合家安康,万事如意,祝愿中华段氏家族兴旺发达。 
  • bac18e28-323a-4ce9-b046-0a59d76b3c16
  • 1
  • 194ba634-d72d-4184-a1f0-cea1cac571b0
  •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