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段氏宗亲:
    大家好!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联谊会活动,共同缅怀我们的祖先,加强族众经济文化交流,感到十分高兴。受广大族众的信任和抬爱,推举我担任第一任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愿借此良机表达我个人此时的心情和心愿。
          一是亲切的问候。在今天这个宗族欢聚的日子里,我们有缘从五湖四海相聚成都,追思祖德,交流族情,畅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无限欣喜。同时看到大家来到这里心情舒畅,笑逐颜开,由衷高兴。值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致以亲切的问候!衷心祝福大家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二是衷心的感谢。这次“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联谊会,得到了各位宗亲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大家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战线,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和事务,以良好的心态来这里相聚相识,共同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充分体现了我们段氏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无限的感召力。特别是这次联谊会的胜利召开,经过“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的精心组织策划,由部分段氏族人的具体承办和周到的服务,还有我们各地宗亲的积极参与,才有了今天这盛大而隆重的场面。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是目标与希望。“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工程,我作为第一任会长,在任期内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壮大“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让更多段氏族人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二是成立“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慈善基金会,继承先辈优良传统,扶助族中老幼贫困;三是进一步开展族众族事联谊活动。在此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把段氏事业发扬光大,谱写段氏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有缘四海来相聚,溯祖念宗激情涌;
          年年九月再聚首,亲情族情情更浓。


          最后再一次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谢谢!

    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段赵闽 致词


    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段赵闽
【老家·望族】稷山段氏:三善文化遗泽后世
2015-01-05    :    950
【老家·望族】稷山段氏:三善文化遗泽后世

    【老家·望族】稷山段氏:三善文化遗泽后世  

    by宜宾客


     

    博友“国保”发给我一张马村砖雕墓的照片,一个地下的建筑群,跨越了800多年的时光,迸射出的魔力,刹那间秒杀一切思维,让人惊呆。

    砖雕墓在山西、陕西、河南的很多地方都有,宋金元时期在中原腹地广为盛行,或大或小,或简或繁,完全迥异于两汉时期的刻有画像的石墓。经过大唐盛世的衰变,一种豪放广博的心性,渐渐演换成内敛细密,宋金人将它们演绎在方方面面。

     

     

     

     


    砖雕墓在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马村,村子后枣林旁边的缓坡台地上,高低参差布列着14个古墓。这14个保存相当完好的段氏家族墓,源于1973年村民锄地的偶然发现。不经意间,黄土下的一个繁复华丽的世界,带着艺术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马村砖雕墓当初发掘时,墓室都无墓志铭,当编号M7墓打开时,一块小小的嵌在墙上的“段楫预修墓记”砖刻,出现了明确的年款,释放出了墓主的信息。整个墓群断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大定21年(1181年),其中M2为最早,墓主段用成为段楫的曾祖父。其家族陆陆续续用了几十年,安葬着4代段氏。


    M2。墓室墓门。


     

     

     

    M8。有仿木质的枓、拱、枊、杪、枋、椽等等,无一不精。


     

    M2。墓主人夫妇的“开芳宴”。

    开芳宴是夫妇之间特定的宴饮,其间有乐舞、杂剧等演出,这种形制在很多宋金墓里都有。


     

    M1。“郎骑竹马来,两小无嫌猜。”游戏图。


     

    M2。左为“韩伯俞泣笞伤母”,右为“刘殷泽中哭堇”。


     

    M2。左为“郯子鹿乳奉亲”,右为“蔡顺拾椹奉亲”。


    14座墓中,现只开掘了9座,其中编号M1、M2、M3、M4、M5、M8的6座墓,相互打通,形成了可以参观的通道,由于墓室的方位不同,这也形成了一个地下迷宫,而6座墓中目前能观瞻的只有4个,遗憾的是,门口隆重介绍的有24孝泥塑的M4则不在开放之列。


    这4座墓室皆南北方向,全是砖砌,结构形制相近,仅有繁简之差别。墓门外是仿木构门楼。从非常狭窄的墓门进去,顿时豁然开朗,墓室顶端为方形覆斗顶,四周装饰有单檐或重檐的楼阁式、宫殿式墙体,四壁下部砌束腰须弥座,最底端为土炕式尸床。


     

     

     

     

     

    朱红的大门微启,“妇人半掩门”。左右是行军凯旋,百姓“箪食壶浆”的场面。


     

     

     

    杂居人物角色分别为:末泥、副末、副净、末泥


    清淡的灯光下,让飞檐、椽子、额枋、斗拱、琴面昂等由高到低,有了高密度的层次感,如飞瀑一样,流淌下来。四周不留白,窗栏隔扇、伶人侍女、飞禽走兽、花草纹饰等等应有尽有,正中还有姿态安详的墓主人夫妇。这些砖雕或模制,或雕刻,一丝不苟,让沉闷的青砖幻化成了音符,在寂静处奏响。


    山西侯马曾发掘过金元时期的牛村董海墓,虽为高档墓,但豪华程度根本无法堪比马村之墓。马村砖雕墓群将建筑、艺术、生活、戏剧、审美、信仰、等等集一大成,瞬间释放,视觉上的冲击,有着穿透力的呼吸感。事死如事生,古人追求的就是想在另外一个地方,还原曾经历过的本真世界。


     

     

     

     

     

    M1。隔扇下裙板上的砖雕,花开富贵,平平安安


     

     

     

     

     

     

     

    须弥座上大力士、狮子等。


     

    土炕式尸床。

    在“段楫预修墓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天生万物,至灵者人也,贵贱贤愚而各异,生死轮回止一……”段楫简单的生死观,唯物豁达,只是期望自己在永夜时,得到一安穴而已。但当时墓主下葬时无木质、石质棺椁,直接陈尸,环保低碳,并且陪葬的物品极少而又太普通,这和靡费甚巨、工序复杂、雕工费时、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墓形成了反差。


     

    墓室里覆斗形的顶端。


    砖雕的戏曲场面出面很多,花脸和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副净居中,末泥居两旁,说明宋金元杂剧中,滑稽小丑之类的角色是主角,几位乐工在用吹、打、拍器乐卖力的伴奏,形成了一个演戏班底。杂剧是乐舞、滑稽、杂技的综合体,是那个时代流行的文娱项目。


    豪华大墓的背后,是财力的强力支撑。段家以药膳为主业,悬壶济世,富甲一方。段氏家族奉行的是“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的“三善”文化,有着“齐家”“修身”的儒家思想。后因战乱,官索夷掠而败落。


     

     

     

    最左上为“牡丹花开”,最右上为“闵子骞单衣顺母”,下部皆为“孔雀戏牡丹”。


     

     

     

     

     

    2个隔扇,左边隔心为菱形,右边隔心为蜂窝形,中间绦环板雕刻浪卷纹,最下的裙板,左为盆栽,右为瓶插。


    地生万物,水发千禅,人在给这动感的天地添制了文化景观时,也留下了过往的痕迹。马村砖雕墓现已是山西金墓博物馆,和元代木构青龙寺毗邻,一个工于砖雕,一个妙于壁画,非常值得一去。

    此据宜宾客的新浪博客。略有改动。


    贰:段氏“三善文化”

    三铭:善、伦、医

    三善:孝、食、戏


    是怎样的家族,有这样的实力,让自己的“身后”如此悠闲惬意?


    据考证,此墓段氏先祖名先,乃当地名医,靠行医致富,家族可能子承父业,多数从医,收入颇丰,所以能在地上地下都修建令人羡慕的豪宅大院。


    整个墓群断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大定21年(1181年),其中M2为最早,墓主段用成。段氏家族陆陆续续用了几十年,安葬了4代。


    从段氏上祖段先开始,依照自己的人生体验,总结出了“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的“三善”之铭以及“段祖伦铭”、“段祖医铭”。

     

    段祖善铭:

    (善)孝养家、(善)食养生、(善)戏养神。通称“三善文化”。

    段祖伦铭:

    和家、睦邻、容人。

    段祖医铭:

    万物有吉亦有凶,万物有凶亦有吉。万药养人亦伤人,万药救人亦毒人。人食五谷染百病,世间万物可疗疾。

    不但把我国中医的哲学观点与辨证思想阐述得明明白白,而且有着一种来自医药世家的自信,“宋太宗年间救人济世康人,益寿方圆数百里妇孺皆知”,看来绝非妄言,而是段氏家族曾经有过的善举和辉煌。

    民间流传的有关三善文化的画图


    在杨继红的新浪博客里,这样叙说:

    山西金墓博物馆的田建文、李永敏先生在《马村砖雕与段氏刻铭砖》一文中对三善文化这样论述:


    “《段祖医铭》、《段祖伦铭》的核心是《段祖善铭》。根据《段祖善铭》“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可提炼出“三善文化”。以孝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以膳食培养一个强健的身体,以娱乐成就一种饱满的精神。一个没有官职的小民,人生不就是家庭、身体、精神文化这几件事吗?这多少有点像儒家强调的知识分子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理想。”


    叁:戏养神

    地下戏曲博物馆


    稷山宋金戏曲砖雕墓,是闻名中外的华夏地下戏曲博物馆,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从第一部分图片中我们已经窥知一斑。)


    戏养神,段氏墓群出土大量戏曲砖雕,对我们了解宋金时期,特别是金代北方山西平阳地区的民间戏曲观念大有裨益。


    “善戏养神,是把观赏戏剧作为一种文化娱乐、陶冶情操的方式,是人们生命过程中的心态向往。通过观赏,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肆:《贯通食补方》

    药方与哲学


    据稷山宋金砖墓碣石《段楫预修墓记》出土的段氏刻铭砖4块,铭文如下:


    据父传曰:上祖先嫡,字讳先,著有《贯通食补方》一册,上行宋太宗年间。救人济世,康人益寿。方圆数百里妇孺皆知。孰料贯通如耳,官索夷掠,实难保之。故刻砖四块,择方于其上,分付二子预留后人继之矣。


    贯通食补汤方,方曰:鹿茸三钱、米锅巴、人参三(后阙)。


    段先是北宋太宗时河东闻名的医学家。他所著《贯通食补方》,是我国食疗养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可惜已失传。在段氏刻铭砖上留下的“贯通食补汤方”,所用鹿茸、人参为名贵药材,而米锅巴为平常食品,作为食补佳品却鲜为人知。


    此方运用“洛河图”和“阴阳八封”等原理确立了“贯通人体经络,延年益寿”的理念。而取名为贯通汤。人体经络贯通常畅,气血顺达,强身健骨,而达到康人益寿之效果。人们常说的食补文化“天下第一家”就是说的“贯通食补汤”。


    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途经山西河东一带,曾食用段氏酒肆的贯通汤锅,当场拍案叫绝。后来他登基后此汤钦定为宫廷御膳,使得河东一带的绛州、蒲州、安邑、解州等地都开设了分店。后来段氏后人还在京城开了一个贯通汤锅店坊。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了,古老的“段氏贯通食补汤”又唤发了异彩,成为当今人们膳食中的一道美味佳肴。

     

  • 4e3d9c4e-f3d2-4869-81ae-335e5bd212d5
  • 1
  • 194ba634-d72d-4184-a1f0-cea1cac571b0
  • 232